寄宿田家

寄宿田家朗读

田家老翁住东陂,说道平生隐在兹。

鬓白未曾记日月,山青每到识春时。

门前种柳深成巷,野谷流泉添入池。

牛壮日耕十亩地,人闲常扫一茅茨。

客来满酌清尊酒,感兴平吟才子诗。

岩际窟中藏鼹鼠,潭边竹里隐鸬鹚。

村墟日落行人少,醉后无心怯路歧。

今夜只应还寄宿,明朝拂曙与君辞。

译文

田家老翁住在东面山坡,说自己一辈子隐居在这里。

两鬓斑白不曾记得岁月时日。只是看到满山绿遍才知春天又至。

门前所种柳树已高同深巷,山间清泉流响进入池塘。

老牛膘肥体壮一天能耕十亩地,老翁清闲时常扫一扫院子。

有客远来就用美酒招待,兴致浓厚常常吟诵先人的诗。

山岩洞穴里藏着鼹鼠,水边竹林里潜伏着鸬鹚。

村子旧址上人烟稀少,喝醉后根本顾不上辩认道路。

今夜应该在这里歇息,明天一早就与老翁告辞。

注释

陂(bēi):山坡。

兹:此地。

识春时:知道春天的到来。

茅茨(cí):茅屋。茨,用芦苇或茅草建成的屋。

平吟:平和自然地吟诵。

鼹(yǎn)鼠:田鼠。

鸬鹚(lú cí):水禽。鱼鹰,俗称水老鸦。

怯路歧:担心路有岔道。

拂曙:拂晓,天将明时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涂元渠.《高适岑参诗选注》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3年08月第1版:第21页

2、范凤驰.《新选唐诗》.北京:西苑出版社,2004年12月:第238页

寄宿田家创作背景

  唐肃宗上元元年(公元760年),高适在蜀地担任彭州刺史,后又改任蜀州刺史,时年五十七岁。由于忙于政务,高适在蜀中创作的诗并不多,这首便是当年他在某位田家老翁家里留宿时所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敏,朱瑞昌,花志红.《唐代入蜀文人蜀中创作研究》.四川:四川大学出版社,2014年5月:第43页

  这首诗写诗人寄宿农家、与老翁饮酒所见所感的内容,表现农人的闲静惬意和诗人对农家生活的极大兴趣。一联是老翁身世,居此已久。二联是远离尘世,不计时日。三、四两联是勤快但不忙碌的劳作。五联是热情待客。从吟诗看。农人是位隐居的官吏,诗人遂与他有共同语言。六联是自然景观。最后两联是表明心迹。诗的笔法属白描,抒写逼真实在。

高适

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,世称“高常侍”。 作品收录于《高常侍集》。高适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,其诗作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 ...

高适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祢衡轻狡人,况以才自负。将赴渔阳挝,侮人还自侮。

曹公岂容物,嫁恶与黄祖。值兹劻勷际,焉用鹦鹉赋?

()

秋满篱根始见花,却从冷淡遇繁华。西风门径含香在,除却陶家到我家。

()

长江无六月,此语为谁传。筠簟纱厨里,何人不可怜。

我家本在三江上,竹树成行更森爽。画阁含风蘸水开,仙槎到海随潮长。

()

唇上碧斑宾豹博,舌头当的帝都丁。

频呼小玉元无事,只要檀郎认得声。

()

散拙亦自遂,粗将猿鸟同。飞泉高泻月,独树迥含风。
果落盘盂上,云生箧笥中。未甘明圣日,终作钓渔翁。

()
黄公渚

鼓枻沧溟去。践山盟、待證鸥鹭。趁禺收浪,海天霞曙。

瀛壖清浅如许。一径处、檀栾青凤舞。炎景敛、日中无暑。

()